发布时间:2025-11-05
来源:本站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。”让年轻干部在参与重大工作中锻炼成长,是时代所趋、事业所需。
但实践中,一种倾向值得警惕:部分单位和领导出于“怕出错、求稳妥”的考虑,在重大任务、关键岗位上,往往更倾向于倚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,让年轻干部扮演“旁观者”或“配角”。在这种分工模式下,老同志如同“快牛”,担大梁承重任,被不断地加套拉犁,而年轻干部则似“慢牛”,多从事碎片化、边缘化的工作,甚至处于“闲置”状态,长此以往就会形成“快牛”愈忙、“慢牛”愈闲的恶性循环。这种“求稳怕错”的做法,表面上提高了工作效率、降低了风险,实则挫伤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
出现这种“慢牛困境”,既有年轻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、能力素质不够高等个人原因,也有领导干部“求稳怕错”、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原因。比如,有的年轻干部以“新手”自居,放松自我要求,习惯于依赖领导的指示与把关,主观能动性不足,导致领导不敢托付重要任务。有的部门不重视干部队伍梯队建设,未能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机制,缺乏有效的“传帮带”体系;部分领导干部担心年轻干部经验不足、能力不够,怕“捅娄子”影响工作甚至自身政绩,因而不敢、不愿给予他们试错锻炼的机会。
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”,人的才能与品格并非与生俱来,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。为此,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,主动走出新手舒适区,秉持“文经我手无差错,事交我办请放心”的精品标准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投身实践锻炼,勇于探索、敢于试错。从独立承担细微任务做起,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思善学、做精做细。同时,要在实践探索中及时复盘、总结经验、举一反三,多思一步、想深一层,切实把小失误转化为提本领、长才干的基石,让领导在安排重大任务时敢于放手。
破除“慢牛困境”,除个人努力外,还需组织层面建立健全培养锻炼制度机制,让年轻干部在重大工作中锻炼成长成为常态,切实营造“敢用愿育”的良好生态。要以制度形式为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锻炼保驾护航,建立轮岗锻炼、动态跟踪培养等机制,鼓励他们到重大任务一线、项目攻坚前沿挑大梁、壮筋骨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给年轻干部压担子不等于盲目冒进,而应讲究科学方法,做到“善用”而不“滥用”。既要“精准滴灌”,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背景、性格特点和潜力方向,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优势、最能弥补短板的岗位上,做到人岗相适;又要“全程护航”,领导和老同志要当好“导师”,加强事前指导、事中提醒和事后总结,帮助年轻干部明确方向、把握节奏、规避重大风险。要在单位内部大力倡导容错纠错文化,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程序,为敢于探索、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构建“允许试错、宽容失败”的环境,同时营造“知错即改、越挫越勇”的积极氛围。
来源:组织人事报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