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资讯中心 > 要闻关注
问题整改要“有效补漏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01

来源:本站

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是党员、干部们一场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、净化作风的深刻洗礼。但目前仍有少数干部视学习为“软任务”,把整改视为保平安的“免责符”而非锤炼作风的“磨刀石”。若听任虚浮之风蔓延,看似整改在补“旧漏”,实则又挖下形式主义的“新坑”。

追根溯源,“病灶”在于缺少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系统施治的智慧。整改工作不是打蜻蜓点水式的“擦边球”,而应是一场动真碰硬的硬仗。对干部作风上的“漏洞”,必须以刨根见底的狠劲查深查透,对症下药、精准施治。既要扎实填好“实缺”,更要严密堵住“复发口”,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夯实整改根基,使铁规矩、硬杠杠真正转化为干部的行为自觉。

补漏先要找漏,整改务必找准靶向。党员、干部要摒弃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思维,把项目现场当作作风观测点,把业务窗口变成民情监测站,直插群众“呼声最响处”、问题“反复高发地”,深挖问题根源,建立“发现—溯源—定性”问题动态台账。依托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双轮驱动,实现立体化问题扫描:既凭借数据排查、积案回溯锁定显性问题,又顺着制度断点、责任漏洞揪出隐性沉疴。整改落实要拧紧责任螺丝。通过定责任到岗到人、定路径分类施策、定时限倒排工期,推动“改—验—销”一体化推进,坚决杜绝纸面整改、数字销号。还要同步开展整改回溯评估,总结个案共性,推动由“补一漏”向“固全盘”的质效跃升。

要实现问题“填得实”,须靠制度“固得牢”。面对“韭菜型”痼疾和“潜水式”变异作风,要把八项规定精神锻造成“带电长牙”的制度,把纸面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刚性规范,从源头上铲除问题复发土壤。比如,围绕公务接待等事项制定“负面清单+执行标准”,确保程序留痕、责任可溯;推动监督方式由“人防”转向“技防”,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,利用大数据手段识别“虚浮式调研”“变通式落实”等隐形变异问题。同时,建立会议必要性审查、文件含金量评估机制,破解“文山会海”“过度留痕”等沉疴,以制度刚性守护作风建设清朗生态。

来源:组织人事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