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资讯中心 > 要闻关注
党建时评|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

发布时间:2025-05-08

来源:本站

挺膺担当、履职尽责,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许党、夙夜在公,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、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、尽好责。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体现的是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、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和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。当前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,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这种责任意识和工作状态,才能攻克道道难关,不负使命。

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就要时刻心系群众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,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,对群众的安危和疾苦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才换来了人民群众“放得下心”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胸怀“国之大者”、心系“民之关切”,用“人民就是江山”的根本立场端正政绩观、权力观、群众观,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先、以群众期盼为念、以民生福祉为重,满腔热忱干好那些虽然出不了彩但基层欢迎的事、虽然见效慢但利长远的事,竭尽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要经常深入基层、融入群众,用心倾听基层的呼声、体察基层的冷暖,把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和揪心事当成自己的“心头事”来办,并善于通过“解剖一个问题”推动“解决一类问题”,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,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,托起亿万群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就要牢记职责使命。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。一个人对待岗位、对待工作的态度,不仅反映事业心、责任感的强弱,更是政治品格、思想觉悟、道德修养的试金石。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“此心不敢不尽、此身不敢不劳”的意识,坚持心在一职、沉潜于事,时刻把自己负责的领域和应做的工作挂在心上,以“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”的紧迫感和进取心,把该扛的责任扛上肩、把该干的事情干到位,真正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负责、守土尽责。要着力增强精益求精的标准意识和“要干就干最好”的工匠精神,下足一丝不苟、精耕细作的“绣花功夫”,确保上级作出的决策、定下的事情、明确的任务都能高质量落实到具体点位、每个人头,在平凡岗位中创造出非凡业绩。

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就要积极担当作为。“时时放心不下”,贵在“时时”,也难在“时时”,其背后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。新时代新征程既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“远征”,也是布满荆棘与险滩的“长征”,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“在弦上”的赶考姿态、“在肩上”的责任担当、“在路上”的韧劲定力,奋力跑好属于这一代人的接力棒。要拥有“择一事、终一生”的倾心专注,对职责使命和工作岗位始终保持热情、充满感情、怀有激情,自觉远离功利思想、克服浮躁心态,潜心谋事不懈怠、专心干事不推诿,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,以舍我其谁、善作善成的担当为党分忧、为民尽责。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、增强斗争本领、丰富斗争实践,面对机遇不观望、面对困难不逃避、面对风险不躲闪,以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闯劲和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拼劲,全力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,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使命的人生篇章。

来源:《党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