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7-08
来源:本站
7月6日,国常会部署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,会议要求:
一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,印发有关方面。各有关地方、部门和单位要负起整改主体责任,逐条制定方案尽快整改,适时开展“回头看”,确保整改到位。将审计整改纳入国务院大督查。对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审计,坚决查处拒不整改、敷衍整改、虚假整改等问题。整改结果9月底前报国务院,并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向社会公开。
二要对性质恶劣的依法严肃惩处,既处理事又处理人,以儆效尤。
三要举一反三、标本兼治。深入剖析普遍性问题、反复出现问题的原因,完善制度规范。强化制度执行的内外部监管和审计。
那么审计中查出了哪些与水利相关的问题?
水投策论梳理发现,在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中,对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资金进行了重点审计,审计重点抽查了 10 省 44 处大中型灌区改造和运行管护等情况,涉及相关资金 87.62 亿元,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:
一是灌区改造任务未完成且利用不足,实际灌溉面积不升反降:
9 省76万余亩耕地因未完成890.88公里的病险骨干渠系改造任务,灌溉效果未改善;
5省9处灌区442.39万亩耕地,由于田间渠系设计不合理、改造不配套等未实现通水到田,其中156.03万亩已连续 5 年未灌溉,基本靠天吃饭;
另有10省23处灌区的2218.23公里渠道出现淤积、滑坡现象,灌区内377.93万亩耕地被迫抽水灌溉。
受上述问题影响,44处灌区实际灌溉总面积不升反降,其中10处较“十二五”期末平均下降 52%。
二是灌区水资源分配使用环节“重工轻农”、“与农争水”:
由于工业等领域用水价格是农业用水的5至10倍,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,大幅缩减农业灌溉用水量,其中5省2016年以来违规占用农业灌溉用水指标4.32亿立方米向工业、生态等领域供水,其中向景观工程供水 7713.29 万立方米。
除了上述水利建设直接相关的问题之外,审计署还关注到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存在的问题,包括:
10 个地区违规将 136.63 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企业经营、人员工资等。
33个地区 217 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闲置 1 年以上。
以上是今年的审计情况,去年是什么情况呢?水投策论也做过梳理,请看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