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资讯中心 > 要闻关注
围绕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,代表委员这样建言(二)

发布时间:2022-03-10

来源:本站

民建中央:

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

图片


建议理清职责权限,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组织领导,共同推进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顶层设计,促进水文化遗产资源调查、评估、保护、传承、利用与发展;完善制度体系,夯实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依据,注重省际间的协调合作,努力形成科学、系统、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,提供基础支撑;加强资金保障及长江中游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,推动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列入相关部门、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(概)预算。同时,加强各类人才培养,推进建设技术团队、专兼职团队、志愿服务者团队等三支队伍。


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:

加强红色水利遗产保护利用

图片

(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博物院院长)


红色水利遗产不仅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更是承载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。保护和展示这些红色水利遗产是弘扬革命文化、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。为进一步加强红色水利遗产保护利用,建议首先强化制度建设,夯实保护基础,进行顶层设计,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。其次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,加强水利发展史相关实物、文献、档案、史料、口述史的抢救、征集与研究,深入挖掘水利遗产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。


全国政协委员宋纯鹏:

大力推动节水农业发展

图片

(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大学校长)


农业是我国“用水大户”,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,水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威胁粮食安全、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。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,是缓解我国农业缺水状况的有效途径,也是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。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推进农业节水相关科技创新。实施多渠道河湖补水,逐渐恢复河湖功能,增加水生态空间,填补地下亏空水量。开展节水工程和设施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,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,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和耐旱作物品种。开展灌区多种水源联合利用的研究,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地表水、地下水和土壤水,在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对水分需求的同时,改善灌区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。


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:

进一步加强节水型农业建设

图片

(全国人大代表、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)


高品质的精准灌溉对农作物很有帮助。建议在节约水资源的过程中,进一步加强节水型农业建设,实现精准灌溉,提高节水效率。当前在农业工作中,农民节水意识还不强,节水鼓励仍不足,还需要进行多方面努力,同时还应加强技术性指导,更好推进农业高效节水。

(综合整理自相关媒体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