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01-08
来源:本站
当前,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,基本组织、基本队伍、基本制度中的一些短板和漏洞得到补齐。但防止“沙滩流水不到头”,实现工作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。
规定动作要由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。从面上看,国企党建工作机构、工作人员、工作经费等得到保障。但党建工作不能单纯看有没有设立职能部门、有没有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等,而要依据《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(试行)》要求,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做出全面规范,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“应学尽学”,基层党组织要“应建尽建”,“党建入章”要“应入尽入”,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要“应立尽立”,按期换届要“应换尽换”,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要“应配尽配”,党员活动场所设施要“应设尽设”,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要“应用尽用”,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要“应述尽述”,党建工作责任制要“应考尽考”。以上“十应十尽”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,既有党委层面的又有党支部层面的,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,对夯实基层党建的基本组织、基本队伍和基本制度将起到内涵式助推作用。
工作能力要由“过得去”向“过得硬”转变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:“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,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、党建工作的内行人、干部职工的贴心人。”近年来,国企普遍向企业内外公开招聘党务政工干部。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党务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工作积极性。但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,那就是招聘了很多的“笔杆子”。党建工作诚然需要文笔好的工作人员,但工作绝对不是靠“笔杆子”写出来的,更不是闭门造车“总结”出来的。有的甚至推一推、动一动,把说了当做了,把做了当做成了,实则是只喊口号“唱空城”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看似党务工作部门和人员力量加强了,但有而不精、齐而不强、全而不专的问题依然存在。党务工作人员是基层党务工作开展和实施的主体,其自身素质的高低,对党务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。要树立有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人优我特、人特我精”的理念,以“时不我待”的紧迫感、“舍我其谁”的责任感、“责任在肩”的使命感,日常工作用“实招”、创新举措立“新招”、狠抓落实使“硬招”,切实做一名“有为”“有位”“有威”的党务工作人员。
党建品牌要由“好看”向“好用”转变。党建品牌是一个党组织各项党建工作的有机整合和提炼升华,不仅体现着一个党组织全体党员的工作状态、精神风貌,而且体现着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支持。从实践来看,不同程度存在过度追求“标识+ 文字”的打造模式,致使党建品牌口号化、表面化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:“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、重过程轻结果、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,看起来热热闹闹,实际效果却不佳,甚至与中心工作‘两张皮’、没有什么效果。”因此,要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找准党建品牌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,不搞“昙花一现”、不搞形象工程、不搞盲目攀比,切实抓到每个支部、抓细每项举措、抓实每项任务,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,在“出实招、下实功、见实效”上下功夫,确保党建品牌货真价实、名副其实。
来源:国企党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