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资讯中心 > 媒体关注
只为明年稻花香——记者踏查舒兰灾后农田沟渠施工项目建设

发布时间:2023-12-08

来源:本站

又是一年“大雪”时。

12月7日,天刚蒙蒙亮,舒兰市开元镇七滴村村民李广田来到珠琦河旁。

指着通畅的河道,他告诉记者:“大雪小雪又一年。等到开春,上游的冰雪融水流下来,我们家就又能种水田了。”

“明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……”李广田喃喃自语,开始盘算起明年的收成。

舒兰素有“稻米之乡”的美称。今年8月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舒兰,洪水褪去,部分河道水毁严重,大量的灌溉沟渠被堵塞,直接影响到来年的稻米种植。

李广田家所在的七滴村就是受灾乡镇之一,也是舒兰的水稻主产区。

“当时受到洪水冲击,河渠内堵塞了大量的树木、砂石、淤泥。有些河道被水毁已经辨别不出原本的样貌,农田耕地灌溉的沟渠也被土石填满,淤堵严重。”李广田回忆当时的情形。

如何疏通恢复农田耕地沟渠,成了村民们的心病。

“就是那群人,他们争分夺秒疏通河道,给我们带来了希望。”顺着李广田手指的方向,记者来到了作业现场,一辆辆工程设备车紧张穿梭,一片火热的景象。

吉林水投集团水工局公司舒兰现场施工负责人李积君介绍说,项目队自今年8月份驻扎进来,全程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,水毁修复与河道清淤双管齐下,确保明年农户正常耕作。

李积君说,入冬后的清淤工作难度增大,被水冲毁的渠道里面掺杂大量的树木和石头,机械无法进入,只能采用人工进行搬运清理。“现在水流湍急,工友每次下水作业,脚被冻得几乎都没有知觉了。”

不远处,有一段待清理的河道,里面杂乱堆积着长短不一的树木枝干,形成了两米多高的“木头山”。施工人员潘春阳一边艰难地在上面翻行,一边告诉记者,必须赶在上冻前完工。

中午,项目部食堂里飘起了米饭香。忙碌了一上午的工友正三三两两地走向食堂。

“现在室外温度低,工友一干就是一天。工程时间紧迫,大家都很辛苦,后勤保障一定要跟上。”李积君说。

吃着香喷喷的米饭,想到眼下清理河道的任务,大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明年村民们的收成联系到一起。

李积君把掉在桌上一粒米饭夹到饭碗里,说道:“粒粒皆辛苦。这‘辛苦’里有我们的一份,值了。”

李积君还告诉记者,为了保障项目质量,公司里的“大咖”——全国水利行业劳动模范安京云,把技术攻坚课堂搬到了一线施工现场,设计出“同步走”方案,即清淤和护岸同步进行,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,采用雷诺护垫护坡,格宾石笼镇脚,在清淤的同步,对河堤进行加固,确保以后行洪安全。

“同步走”方案效果显著。从8月到12月,水工局公司对珠琦河、石砬子河、拉林河、石头河等流域内建筑垃圾、生活垃圾、树木等进行持续清理,完成清障4.4万立方米、清淤2.4万立方米、清理砂石1万立方米、清理河道长1.5万米、修筑堤坝4000米。目前,清障工作全面完成,清淤和护岸工作仍在全力进行。

“河通了,渠也通了,耽搁不了开春种地,我们也能过个放心年了。”“我家有三亩多水稻田,明年好好种,争取有个好收成!”在采访中,当地村民纷纷说着自家的希望。

傍晚,天色渐暗,不远处的村落里,星星点点的灯亮了起来,家家户户的烟筒冒出道道炊烟。这烟火气来得珍贵,更鼓舞着项目部的人心。